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纸黄金网 > 理财教育 > 经济学教育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如何运行、如何发展的学科。

经济活动:直接物质生产过程;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整个循环过程;专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性的东西。

经济关系: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形成的生产者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经营者之间、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在分配环节中形成的国家与生产单位之间、生产单位与职工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在流通中产生的生产者与流通者之间、生产单位与流通单位之间的关系。

二、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 产生:是在社会生产发展、社会分工、商品交换程度提高及社会结构变化条件下,于16世纪西方诞生。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国富论、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2. 发展:19世纪末,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将古典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和唯物主义成分总结下来,同时批判了其糟粕和唯心主义成分,于1865年发表资本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时期内,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爆发了两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为了克服经济危机,资产阶级经济学吸收了庸俗经济学的思想,庸俗经济学为资产阶级经济学披上了“科学”的外衣。

3.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派;以琼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以萨缪尔逊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以科斯为代表的产权经济学派等。

三、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物质承担者是商品)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货币。使用价值相同的商品按价值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2.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随劳动形式的转化而转化。

3.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二重性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

4.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劳动只要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都叫做抽象劳动。无论抽象劳动还是具体劳动都是人类劳动的不同表现形式。都体现着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

5.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矛盾统一的关系:具体劳动依赖于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寓于具体劳动之中;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有差别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相联系、相一致的。

6.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存在要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使用价值和价值又互相排斥。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条件;使用价值的存在要以价值的存在为条件;价值和使用价值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互为存在条件又有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还相互转化。